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2018宅藝療師專長訓練 :「拼貼的療癒力」--創作日記工作坊



  拼貼(collage)源於法文collés (or découpage),意指黏貼,藝術家將紙張、纖維、現成物等黏貼於另一表面之上,是始於二十世紀初期的藝術創作的手法。papiers collés (or découpage,台灣譯為蝶谷巴特),其實即是指紙張拼貼。

立體派的藝術家如布拉克、畢卡索等,將紙張拼貼入繪畫之中,創造新的觀看視角;達達主義藝術家更大量運用拼貼與現成物於創作之中,然而他們卻企圖解構世俗既定標準與意義,以偶然及隨機的創作方式,表達對一次世界大戰的抗議以及戰爭帶來的虛無感 。這個運動也影響了後續的超現實主義。

拼貼創作是藝療工作中高度被運用的活動,多數工作者主要著眼於其簡單、容易上手,適合沒有藝術創作經驗的一般人來投入創作。
但僅是創作就能帶來療癒嗎?
拼貼在表面上是一種重組、但容易被忽略的是其同時隱含著破壞的力量。

2018年5月19日 星期六

<宅藝療師專長訓練> 塗鴉的療癒力 工作坊


塗鴉是本能,是生命最初的表達形式。
塗鴉( scribble drawing, squiggle drawing, free drawing)亦是藝療中最廣為運用的經典活動之一。
塗鴉蘊含的療癒因子為何?
如何理解塗鴉作品的意義?
如何運用塗鴉進行自我療癒?
如何引導與支持孩童、家人、朋友投入塗鴉?

台北班
時間:6/9 6/237/77/21 ()上午10:00~13:00
台中班
7/17、7/31(二)10:00--13:00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曼陀羅

曼陀羅,2017。鉛筆、紙。


曼陀羅與樹梢灑落的光影交融
生命從未靜止
榮格從東方汲取曼陀羅的養分,在西方發揚,又從西方以極化約的表象傳回東方。
曼陀羅並不只是在圓之中創作。
許多人著迷於曼陀羅的神秘力量而創作,事實上,曼陀羅如果有任何力量,是因為心念的力量。
認識曼陀羅,不僅止於對其表象的詮釋,而在於歷程中不間斷地對自我的觀照。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書寫療育:篆書千字文

臨清鄧石如篆字千字文
想安定下來時,就想起篆字。
寫大大的篆字,
沉入筆畫之間調整氣息。
潛入空間之中均勻布局。
遁入亙古的象徵世界。

註:近日為好友和和她的小小孩找的學書字帖<<鄧石如篆字千字文>>。
千字文成書於南北朝,至今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是中國最早的啟蒙教材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女孩的小圈圈2

纏繞偶。毛線。

從心理動力取向來看,這些看來負面行為的背後,其實都是自我為了增進自尊所作的努力。
青少年階段開始經歷人生第二次的分離-個體化( separation-individuation)階段,也就是與家庭分離,成為自己。

女孩的小圈圈1

纏繞偶。毛線

「女兒怎會跟喜歡排擠別人、說人壞話的女孩在一起呢?我真無法忍受。」
「但這女孩很外向熱心、也很機靈,會幫助同學,也受到老師寵愛」
女孩在中高年級開始,就會有很明顯的成群結黨。
不想要孤獨、更不希望被排擠。
那要跟誰在一起呢?要如何被別人喜愛?我這樣會不會很奇怪?
有了可靠的朋友,就安心多了。
我也不想和她在一起啊,可是我怕被排擠。
而且老師也喜歡她啊。

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孩子成為代罪羔羊?


藝療師在治療中運用回應性創作(上圖),促進正向投射性認同的發展。  
「現在身體的感覺如何?」藝療師問道。
「感覺輕了許多、好像也比較能夠呼吸。」彩虹媽媽臉上的線條,比起剛來時,顯得柔軟放鬆了。微笑時,整個人又綻放了色彩繽紛的光芒。
「那這張紙就成為代罪羔羊(scapegoat)了,涵容(contain)著我們的各種紛亂感受。」藝療師笑著說。
彩虹媽媽接著說「很奇妙,在這樣重覆塗鴉的過程中,發現心情慢慢有些變化。本來的不舒服現在看來也沒有那麼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