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舊物新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舊物新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考古--邱韋婷拼塑創作展




營造療育性環境是藝術治療的重要基礎,在宅藝療的情境下亦是如此。
為了在居家環境之中,找到一個不受干擾的療癒性空間,往往需要從「整理」開始。而著手整理居家環境不僅是宅藝療的起點,也可能成為自我療癒的契機。在整理歷程中觸及的許多物件,喚起過往記憶,也讓人重新思考它們在現今生活的定位:或者需要捨棄、或要保留、或者處在無法決定的猶豫中;或許屬於自己的、或屬於家人、家族,甚或是所有權不清的物件。整理外在空間的同時,似乎也就同時開始重整了自身的內在世界:過往、現在、同時亦可能出現新的發想與行動,而逐漸導向未來。

就如同韋婷的創作,為了在家中整理出自己的工作室,她開始整理這個世代居住的家族老宅。她將這段時間的整理工作詮釋為「考古」。在這幾乎歷時半年的時間中,葦婷確實如同考古學家,細細檢視著自己的過往,也意外的挖掘累積著家族世代無數記憶的沉積物。這些各式樣不明的物件,或紙張、塑膠物、或是金屬,帶著歲月的痕跡與鏽蝕,喚醒的父親心中沉積的故事,促成了彼此的「對話」。韋婷更深地認識了自己的所來之處,也與父親有了不同以往的「同在」經驗。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秋葉書


秋葉書,2014。
落葉、回收瓦楞紙、白膠、棉線、道林紙。
秋葉書
羊蹄甲紛紛落下了,
落了一地的心,有各種色彩。
嫩黃、翠綠、褐色交織著,
每一片心意都獨特。
拾起片片心意,細細端詳,
拼貼成為秋葉書。

科普特裝訂 Coptic binding
你看著書封上的交疊的葉子,
:還會變色嗎?
我點頭,
盼望秋葉書
與時間一起變老,
到時,樹葉、紙張、文字、
與我的思緒將重新回歸大地。



<手工書與宅藝療>
手工書製作屬於手藝類創作,一些西方藝術治療師認為手藝不屬於藝療範疇,我們以藝術治療的東方精神取向為核心概念(林政宜,2007),運用手工書於療育之中。
手工書製作過程需要反覆摺疊紙張、切割、裝訂,涉及許多身體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需要高度專注及耐心。當身體投入反覆性活動,可在自然而然中釋放轉化心理壓力,進入忘我(ecstasy)觀照(mindfulness)狀態。
創作過程常遭遇的困境為:急躁、完美主義、自我設限、比較。
手工書裝訂有許多方式,方法可繁可簡,在網路上可以搜尋到許多資料,可從自己喜歡的、能掌握的入手。
療育關鍵字: 身體、觀照、呼吸、秩序、接納。

你能否投入手工書製作?什麼干擾你無法投入?
你是否喜歡遵循步驟,或是偏好用自己的方式?
當成品不完美時,你有何反應?
你如何看待不完美?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手作百納書

很喜歡布和紙張。太喜歡他們,以致於一些小小的碎紙碎布,都想要蒐集起來,看看還能怎麼用。
一位朋友說:鼓勵媽媽去學拼布,發展一些閒暇的嗜好、打發時間,誰知媽媽作了一個包包就不願意去了。「因為怎樣也想不透,為什麼要把好好的一塊布剪碎,然後再大費周章地一片片縫起來。」世界各文化都發展出拼布,主要是因為不捨裁縫剩下來的碎布,於是再將之拼拼湊湊,成為百納被。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裝訂你的創作日記

裝訂自己的手工書,向來是工作室裡從不退燒的活動,也是無限天堂療育師的必備專長。
我們的想法是,若當不成療育師,至少會了點手藝謀生,若不想以此謀生,也可以做禮物送人,真是一舉數得,皆大歡喜。

從最基本不需要動針線、兩分鐘即可完成的八格書、可以無限長的(小孩子還拿來站到椅子上玩恭喜發財)火車書、到看來非常厲害,雙頭針線裝的精裝本。

封面是還看得到紙片、超生猛的再生紙

用簡單平針縫裝訂的小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