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真我(True self)和假我( false self)

純真,水彩,2014。
真我(True self)和假我( false self)是 英國兒童精神分析師D. W. Winnicott.在1960年代首先提出的概念。他用真我來描述一種自發真誠的自我感受,感到活生生,擁有真實的自我。而假我被溫妮考特視為一種防衛的門面,在極端的狀況中假我讓人感到缺乏自發性,了無生氣和空虛。
溫妮考特將認為真我根源於嬰兒初期的生命經驗,包括血液流動和肺臟呼吸,他稱之為單純的活著。在其中嬰兒創造了一個現實:一種生命是值得活著的感受。 嬰兒出於直覺自發地、非語言的姿態,若被母職所回應,則成為真我發展的基礎


然而當夠好的父母( good enough parent )缺席時,嬰兒的自發性就處於被父母需求或期待侵佔的危險當中,結果就造成其所稱之為假我的發展;由於他人的期待變得過度重要,蓋過原初根本的自我感(original sense of self)或與其產生衝突時,嬰兒為了能與父母產生聯繫,以求得生存,只好犧牲真我。

註:此處以母親、父母、母職等用語代稱主要照顧者。
註:Winnicott詩意的用語「夠好的父母」若更精確地從神經心理學的觀點來說,即是指能與嬰兒同頻(attunement),在親子之間建立和諧、協調、回應性的關係。這樣的同頻關係,是發展安全依附的基礎,亦是往後自我處理分離焦慮(seperation anxiety)與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人格能健康整合的基礎。反之,則可能成為人格疾患的根源。


 D. W. Winnicott, "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 inThe Maturational Proces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London 1965) p. 121
 Winnicott, D. W. (1965). "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The Maturational Proces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Inc): 140–15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