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7日 星期五

期待對方如我所願,因為我們渴望共生......



當童年最初的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的「共生」體驗不夠完整時,往往越會讓我們在成年之後極度渴望、依賴親密關係,來修復童年的缺憾。

然而隨著共生狀態的融合感出現,無法融合的焦慮也出現,

當對方無法如果我們所願,我們開始意識到彼此的差異。融合感減少,焦慮、衝突也就開始出現。

接著,我們對對方的「期待」出現。

這些「期待」背後,其實是為了減少自身焦慮的「控制」。

焦慮讓我們升高對對方的掌控,不論是以強或是示弱的方式。

然而對關係的操控和佔有只能是一時的,當我們進入操控模式,那是全然的「自我中心」的投射狀態,對方的面貌已然模糊。這也必然預告著關係的疏離。這不論在親子或是親密關係中,都是常見的現象。

2022年1月4日 星期二

讓自己強大:成為關係中的主人,獲得真正安樂。

  


*感謝宅藝療課程學員分享作品

每一段關係的開始,都有表面與隱藏在深處,多半連自己本身也不知道的需求被啟動。因此我們會感到一段關係的開始往往「莫名其妙」,有許多難以言喻的chemisty在其中發生。

而那些隱藏需求,往往才是影響關係會如何發展的關鍵因素。也因此,每一段關係都有無法預期的風險的成分。

從人際交換的供需理論來看,越能提供這些需求滿足者,會在關係中站在主導的地位,成為「主人」。因此從表面上看起來,我們會發現要掌握關係中的最大利益就是:「最小在乎原則」。「認真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