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抓蟲尋寶,立即評估專注力
熱愛打電動的兩個小兄弟,一聽到可以到公園尋寶抓蟲寫生,馬上就放下電動,整裝準備出發。
如果戶外活動和生態觀察,還比電動更能吸引孩子,那真要謝天謝地,抓緊機會,那是可以調整專注力、過動的契機。一旦孩子3C依賴,介入將更加困難。
土壤裡藏著各種小東西:小蟲、小石頭、草根,一開始弟弟彷彿無法對焦的鏡頭,無法聚焦土裡的各種細節。哥哥則一下子就找到了各種寶貝:蝸牛、小瓢蟲、種子等等。
同在引導,提升專注
弟弟感到挫折,開始不耐煩,並且想要搶哥哥的工具和寶物,出現干擾行為。藝療師拿起鏟子,協助弟弟挖掘和觀察,「小螞蟻!」弟弟找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小寶貝,「哇,你的眼睛變亮了喔!」獲得鼓勵之下,他不再煩躁,專心找到了好多寶物:蚯蚓、小石頭、小貝殼。短短幾分鐘內,透過適切引導,弟弟升級全自動對焦的鏡頭,觀察力與專注力令人驚嘆。
專注力的發展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並不一定是疾病。
「學校老師說弟弟的注意力不集中。他看電視、打電動時候,都很專心啊。」媽媽說道。
藝療師與父母分享自身的觀察:從這公園尋寶、手足互動的小片段,或許可以推測弟弟上學時,在課堂上以及同儕互動上,可能會出現的困境。
藝療師也引導爸媽觀察孩子的轉變;從中發現孩子投入不同的活動,對於他們觀察力與專注力的影響,是如此立竿見影。以及,情緒與挫折感對於專注力的干擾不容忽視。
現代社會環境下,孩子的專注力與受挫力比過往更欠缺發展的機會。當他們習慣3C的高度刺激時,回到需要書本紙張、或聽從老師講述時,在此種低度刺激的情境下,他們自然較難以專注、感到無聊,而開始躁動、搗蛋。加上若是學習內容或方式無法引起動機(過於困難或簡單)、或是沒有能建立對老師的認同,自然就顯得相當「過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