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破裂與修復(一)



「根據依附理論 (Bowlby, 1969, 1988),安全的依附經驗需要主要照顧者持續與嬰兒的需求及心理狀態調和(attune)。神經心理學家Siegel (1999)強調父母對(嬰兒)信號的敏銳度,是安全依附的關鍵。 英國的小兒科醫師及兒童精神分析師D. W. Winnicott(1958)指出原發的母性貫注(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提供了對於與嬰兒調和所必要的關係性、有節奏地、及情感性的脈絡。發展是母嬰間共同創造的歷程,在其中他們共同達到了情感的同步,以支持真我(real self)的發展(Feldman, Greenbaum, and Yirmiya, 1999)


「然而與主要照顧者的調和( attunement)並不足以充分促進健康、獨立自我的發展。許多心理學家( Hoffman, Marvin, Cooper, and Powell, 2006; Schore, 1999b; Siegel, 2001; Tronick, 1989)指出最佳的發展建立在調和關係一次次被破壞,緊接著再一次次被修復。這種重覆地破壞和修復歷程,讓自我能為健康的分離做準備。被誤解和關係的破裂成為嬰兒分離經驗的原型。這些經驗提供了嬰兒發展自發性情感調節 affect regulation的機會,並且逐漸內化成為為破壞和修復的模型,以應付未來可能的分離經驗。」from  Another Chance to be Real: Attachment and Object Relations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Roberts Donald, Roberts Deanda, 2007


兒童青少年的問題,多數根源於早期經驗中未能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許多被診斷為過動的兒童,其注意力缺陷、或衝動或過動等症狀,經藝療評估亦發現其症狀與未發展出安全依附關係而長期處於焦躁狀態有關。
現代社會高壓、緊湊的生活型態、生活空間侷限、家庭結構的改變、三C的普及,均可能影響父母與孩童發展情感的同步affective synchrony),而較難建立安全依附模式(secure attachment)
父母與子女性格的適配性父母親童年時的依附模式,亦對於是否能協助孩子發展出良好依附關係有關。
外向的父母可能難以理解較內向的孩子,而無法與其需求調和,理智型的父母對於感性的孩子可能很覺得難相處。矛盾依附( ambivalent attachment)的孩子成為父母後,由於內在焦慮,難以敏銳接收孩子訊息,回應孩子需求,於是可能會成為高控制的父母,再教養出矛盾依附型的孩子。因此依附模式亦出現代間遺傳的現象。

要修復依附關係,需要在親密關係中重新學習,或是親子關係、伴侶關係、抑或與自我的關係。神經心理學研究發現,修復依附關係,最好從感官入手,因為最初的關係形塑,多是潛意識、右腦的;是撫觸擁抱、是吸吮、聲音、溫度、氣味、光線,是與主要照顧者點滴的互動。
因此需要啟動右腦的藝術療育身體工作是修復依附關係的良好媒介。藉著媒材與身體互動,讓我們得以經歷心理退行(regression)、喚起感官記憶。重新經驗與自身需求相和(attunement)與同步,感受到喜悅與滋養;又或可能經驗到失序、混亂、不協調、或破壞,並在其中重新統整到達和諧。而這一次次的與自身同在以及破壞/修復經驗也將同時重塑大腦神經迴路,使我們更有能力發展出深沉的內在安全感。

生命給予我們一次次修復自我與成長的機會。我們無法再成為孩童,卻可以因為成為父母,照顧孩子,而重新經歷一次成長;可以學習與親密伴侶以更好的模式互動而修復依附關係。我們亦可以永遠藉著獨處,學習好好建立與自己的關係。

(為尊重隱私,圖片請勿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