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是本能,是生命最初的表達形式。
塗鴉( scribble drawing, squiggle
drawing, free drawing)亦是藝療中最廣為運用的經典活動之一。
塗鴉蘊含的療癒因子為何?
如何理解塗鴉作品的意義?
如何運用塗鴉進行自我療癒?
如何引導與支持孩童、家人、朋友投入塗鴉?
台北班
時間:6/9 、6/23、7/7、7/21 (六)上午10:00~13:00
時間:6/9 、6/23、7/7、7/21 (六)上午10:00~13:00
台中班
7/17、7/31(二)10:00--13:00
7/17、7/31(二)10:00--13:00
帶領者:
許家綾 (專業藝術治療師)
美國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藝術治療碩士
無限天堂藝術治療部落計畫召集人及督導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合格
前台中法院家事庭專業調解委員
前勵馨基金會特約藝術治療師
前台北市中山女高輔導老師
《青少年藝術治療》中譯者
合適對象:
- 一般大眾紓壓及增進而情緒調節力。
- 有意學習藝術療育之家長、教師、及社區工作者
- 有意申請藝術治療研究所學生、藝術療育師基訓先修課程、宅藝療師培訓學員
- 美術、教育、心理、社工等專業工作者自我照顧及成長。
團體人數:3人,視報名、完成繳費順序及成員組成最佳利益挑選。
工作坊採體驗式學習,以精神動力、客體關係、人本主義、現象學、發展心理學、神經心理學為學理基礎,將包括講述、創作及個別引導。
將包含以下內容:
- 塗鴉於藝療之學理依據與實務
- 塗鴉於情緒療育之學理與實務。
- 基礎媒材及表現技法認識--媒材應用與表現技法。
- 媒材與身心經驗的關聯--如何選擇與運用合適媒材?
- 運用塗鴉轉換大腦主導模式,達到紓壓放鬆並啟發創造力。
- 如何運用創作進行自我分析與療育。
本工作坊研習範圍同時包含「藝術治療專業訓練研習地圖」中的幾個部份:
藝術治療概論及體驗。
媒材應用與表現技法(一)。
詮釋與分析(基礎一)。
兒童及青少年藝術治療。
啓發式美術教育。
敘事創作(一)
敘事創作(一)
一、塗鴉與遊戲
6/9 、6/23(六)上午10:30~13:30
在塗鴉中回歸真我
開啟感官、轉化情緒壓力 、重拾活力
「真我(True self)是一種自發真誠的自我感受,感到活生生,擁有真實的自我。」」
「假我( false self)是一種防衛的門面,為了保護真我而存在。然而在極端的狀況中假我讓人感到缺乏自發性,了無生氣和空虛。」--英國兒童精神分析師溫妮考特 (D. W.
Winnicott.)
溫妮考特認為真我源於嬰兒初期的生命經驗,包括身體感官的各種經驗,他稱之為單純的活著。
在其中嬰兒創造了一個現實:一種生命是值得活著的感受。
嬰兒出於直覺自發地、非語言的姿態,若被母職所回應,則成為真我發展的基礎。
我們無法重回嬰孩、卻可以成為撫育自我內在成長的母親,
在塗鴉的歷程中,重新經驗遊戲的自由自在與自發性,開啟身體感官、經驗真我的生存狀態,轉化情緒壓力、找回生命的活力。
二、塗鴉與自動書寫
從混沌到顯現,在塗鴉中與潛意識交會
突破框架、尋求轉化的靈光。
塗鴉中運用在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自動技法(automatism),在精神分析始祖佛洛伊德所提出潛意識及自由聯想的脈絡下,學習運用媒材探索潛意識訊息,進行圖像、文字創作;並學習如何觀照、反思歷程及作品,投入自我詮釋分析。
填完後請寄回,等候e-mail繳費通知,繳費期限通常為3~5日。報名後3天如未獲通知,請來信詢問。
附註:
講師不會在團體中暗示或明示成員進行深度自我揭露,也不會在團體中對成員進行圖像分析,以保護成員之個人隱私。
在團體中講師會以拍照或攝影方式記錄部份歷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