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真我與假我(三):感通的陪伴(Attunement ),支持真我茁壯,建立安全依附


長大的我們有時可能並不會知道,自己以假我在活著。因為那是我們知道的唯一生存方式,而且如此真切。
然而,一個人的生命若沒有真實為基礎開展,他與自己的關係將時常處於焦慮空虛,而與他人的互動,亦往往可能充滿不真實幻想與期待,而導致關係的挫敗。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衝動,情緒調節能力差、挫折容忍度低、人際關係困難,是現代兒童最常見的困擾。在實務經驗上,及早在小學階段以藝術療育及家庭處方並行介入,通常能有所改善。然而。這些議題若發展至青少年階段,則通常會更形複雜,甚或併發精神心理疾病,在治療上就更為棘手。
從依附關係角度來看,這些困擾多半都由於感通經驗不足,真我無法萌芽,而導致安全依附關係發展困難。

神經心理學研究發現,感通同頻經驗,是大腦前額葉皮質區神經元啟動的關鍵。前額葉皮質區是自我覺察能力、專注力、情緒調節、受挫力、同理心及人際關係的發展。安全依附關係可說是一切成長的基石,而安全依附的發展,來自感通的陪伴


適當的感通歷程(attunement process)開啟並支持嬰兒真我( real self)的發展。感通(Attunement )有時相當於鏡射( mirroring),意指一個人關注且反映(reflect)另一人的情感經驗的主動歷程。」

「小時候,父母忙於工作,兄姊亦大我許多,因此感到很寂寞。我很不喜歡那種寂寞的感覺,他是獨生子,我怕他寂寞,因此都盡量陪著他。」
母親是全職媽媽,她不懂這些無微不至的照料與關注,為何孩子會有許多狀況。孩子有焦躁、受挫力低,過動注意力缺陷及人際關係發展落後等議題。

「他寫作業時,會要我坐在旁邊。」「他在寫的時候,我就會忍不住跟他說,這個錯了,要糾正他。他就會很生氣,我們就會吵起來。」
她是職業婦女,學有專精,自我要求高,個性又急,對孩子亦如此。孩子似乎也內化了要求完美的傾向,好強、衝動,挫折容忍度很低。

「我要他洗碗,他老是洗不乾淨,講過又忘,講過又忘,只是想著趕快去玩。」「有時候我真的受夠了,就狠狠罵一頓。會乖一下,之後又是老樣子!」父親急躁地說。
父親是工程師,要求完美,對他期望很高。男孩智商高,但有注意力缺陷和衝動的問題,挫折容忍度低,焦慮、自信低落。

「所以要盡量去陪伴她!」「好,那我到書局找些相關的書,看看要陪她玩什麼?
小小女孩在幼稚園,被老師發現她時常會拿同學或老師的小東西。在藝療諮詢中,母親了解到其問題行為之成因可能因忙於處理家中變故,給予女孩陪伴過少,但卻不知該如何陪伴、互動。母親回憶起童年,父母感情不睦,她又是唯一女兒,時常覺得孤單、焦慮,於是學會埋首書中,暫時忘卻現實。
「跟他在一起,就是盯功課,他老是拖拖拉拉。我就只是希望他趕快寫完,上床睡覺,這樣我也可以休息一下。說真的,我跟他相處真得都是任務取向」
丈夫因工作長年不在家,她要工作還要兼顧兩個孩子教養,壓力很大,分身乏術。男孩時常哭泣,與同儕相處充滿衝突,上課時也常恍神,挫折容忍度低。

「以前我們爸媽也沒有陪我們,我們不也都好好地長大了。現在為什麼還要陪他們?
父母工作壓力大,回家只想放鬆,男孩可說是平板保母和各種才藝課養大的。男孩的學習能力佳,但遇挫折時常容易當機,同儕關係亦疏遠冷淡。


 溫妮考特認為 自發性姿態(spontaneous gesture)即是真我成熟的展現。這意謂著真我的萌芽與發展與自發探索真我,需要在他人在場之下,一次次經驗獨處、分離。從溫妮考特的觀點來看,「假我反映了母親對嬰兒充滿活力及創造力的自發性姿態的感通失敗。由於母親自身的不安全依附模式母親回應了自身投射於嬰兒的自我感覺,而非嬰兒的自發性姿態。
母親可能會想「喔,你不會做,你需要我幫你。」「喔,你不想要這樣,你要跟媽媽在一起。」這些源於母親內在不安全依附的狀態,激發了嬰兒的順從。「這種順從對嬰兒來說,即是最初的假我,(由於母親無能力去感知嬰兒的需要,為了取得聯繫,嬰兒只好感通母親之需要)。」 

母親敏感於孩子對自我空間和分離的需求,不強佔亦不侵犯,這亦是一種感通。溫妮考特(1965)對此有優美的解釋:
只有當在他人在場之下的獨處(alone),嬰兒能發現他的個人的生命。當獨處時,嬰兒能夠感受到如成人所說的放鬆。嬰兒的內在可以變得不整合、能夠蹣跚前行、能失去定向,他們能夠以一種既不需回應外界衝突、亦不須因具備特定興趣或行動目標而活躍,只是當下存在著。在這種狀態下,個人的感官或衝動會更真實,而且是真正的個人經驗。」

母親對兒童獨立活動的支持能鼓勵且允許真我的發展。母親對孩子獨立遊戲所展現的放鬆,訴說著「你和我可以有各自的經驗,而且你可以享受探索。」「在這個房間,你和我可以有各自的想法,我會等待。」這種耐心的態度,為真我,那個安靜、自發、獨特的真我,提供了安全的萌芽環境。』

感通的陪伴,在於關注且支持孩子自發性的姿態,那是能支持真我發展的陪伴。充滿不安全感與焦慮的陪伴,可能成為偽裝為關愛的操控,將使孩子的假我層層增長,成為心理疾病的溫床。
在藝術療育上,我們以同在:共同參與創作活動,來增進感通經驗,修復依附關係。
陪伴的目的是為了不再需要陪伴,是真實感受到你在我心,永不分離。那是真正的獨立與融和,也是真正的生命傳承。

引文摘錄自Roberts, D., & Roberts, D. (2007). Another chance to be real: Attachment and object relations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Lanham: Jason Aronson.
:此處以母親、父母、母職等用語代稱主要照顧者。
:同在,是共同參與,是藝術療育的核心精神。與兒童一同創作,在創作中互動,重建感通經驗,促進安全依附。在宅藝療脈絡中,整潔工作、烹飪、園藝、木工等,涉及身體與媒材互動者,皆可作為親子同在之活動。
:為維護個案隱私,案例內容皆經改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