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蘆葦之歌



蘆葦之歌

妳在說什麼?
隨風傳遞的話語
滿山遍野
悄悄進入旅人心中
迴盪如一首歌謠
印刻在每個腳下步履

(茶壺山步道,金瓜石。2014.11)





生態治療
Howard Clinebell著作 “ecotherapy” 1996)開創此用語,意指透過與地球健康互動的滋養所帶來的療癒及成長,主要以生態心理學(Ecopsychology)為理論基礎的治療性工作,亦稱之為綠色治療(green therapy)或地球中心治療 earth-centered therapy)。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考古--邱韋婷拼塑創作展




營造療育性環境是藝術治療的重要基礎,在宅藝療的情境下亦是如此。
為了在居家環境之中,找到一個不受干擾的療癒性空間,往往需要從「整理」開始。而著手整理居家環境不僅是宅藝療的起點,也可能成為自我療癒的契機。在整理歷程中觸及的許多物件,喚起過往記憶,也讓人重新思考它們在現今生活的定位:或者需要捨棄、或要保留、或者處在無法決定的猶豫中;或許屬於自己的、或屬於家人、家族,甚或是所有權不清的物件。整理外在空間的同時,似乎也就同時開始重整了自身的內在世界:過往、現在、同時亦可能出現新的發想與行動,而逐漸導向未來。

就如同韋婷的創作,為了在家中整理出自己的工作室,她開始整理這個世代居住的家族老宅。她將這段時間的整理工作詮釋為「考古」。在這幾乎歷時半年的時間中,葦婷確實如同考古學家,細細檢視著自己的過往,也意外的挖掘累積著家族世代無數記憶的沉積物。這些各式樣不明的物件,或紙張、塑膠物、或是金屬,帶著歲月的痕跡與鏽蝕,喚醒的父親心中沉積的故事,促成了彼此的「對話」。韋婷更深地認識了自己的所來之處,也與父親有了不同以往的「同在」經驗。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藝術療育環境:「護持的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

抱抱,2014。鋼筆、水彩。
如同胎兒在子宮孕育、毛蟲在蛹中羽化成蝶,藝術療育開展首要是:創造療育性環境。
英國小兒科醫生及精神分析師 Winnicott( 1896 – 1971))提出了護持的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的概念。他認為健康的基石在於「一個尋常母親對其子女的尋常關愛,母親護持孩子的心意。母親擁抱著嬰孩、為之沐浴、餵食,母親為嬰兒做的每件事,都不斷增添孩子對母親的想法,也同時使嬰孩感覺到身體是生存的安穩所在。」「成長的關鍵就是這持續且可靠的護持持續拓展到家庭、學校及社會生活。」

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綻放

金花石蒜,201410,金山獅頭山公園。
綻放
只要能綻放,是不是在角落都無所謂。
只要能綻放,能否被看見也不重要。
只要能綻放,會不會被喜歡也不該考慮。
只要能綻放,不被理解也沒有關係。

只要能綻放,縱然不是滿山遍野,
就能在清晨沾染露珠水霧,
在黃昏沐浴夕陽餘暉,
在夜晚與星月同眠。

只要能綻放,
就有了活著的理由,
有活下去的盼望,
只要能綻放。



  1. 金花石蒜Golden Spider Lily,為台灣原生植物,為多年生的鱗皮鱗莖球根花卉。長於濱海地帶的山坡地,如臺北萬里、鼻頭角與石門、臺東長濱、宜蘭蘇澳等地,生命力強,在懸崖、山壁間都可見。每年的45月,葉片成熟而漸枯萎脫落,表面上是無葉無花的休眠期,實際上為葉片養份蓄積在鱗片的孕育期。約到910月間,鱗莖足夠肥厚時,開始抽出花梗,開出的炫麗而奇特花朵。直到11月以後,花朵謝了葉片才慢慢地長出來,進行光合作用,吸收第二年開花需要的養份。民國40~60年代,因外銷日本,商人大肆收購,遭人為濫採,至民國70年代金花石蒜的族群幾乎消跡野外。農委會依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植物保育等級將金花石蒜正式列為嚴重瀕臨滅絕的種類,目前進入經濟栽植及大量復育中。
  2. 攝影治療(Photo Therapy) http://www.phototherapy-centre.com/home.htm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秋葉書


秋葉書,2014。
落葉、回收瓦楞紙、白膠、棉線、道林紙。
秋葉書
羊蹄甲紛紛落下了,
落了一地的心,有各種色彩。
嫩黃、翠綠、褐色交織著,
每一片心意都獨特。
拾起片片心意,細細端詳,
拼貼成為秋葉書。

科普特裝訂 Coptic binding
你看著書封上的交疊的葉子,
:還會變色嗎?
我點頭,
盼望秋葉書
與時間一起變老,
到時,樹葉、紙張、文字、
與我的思緒將重新回歸大地。



<手工書與宅藝療>
手工書製作屬於手藝類創作,一些西方藝術治療師認為手藝不屬於藝療範疇,我們以藝術治療的東方精神取向為核心概念(林政宜,2007),運用手工書於療育之中。
手工書製作過程需要反覆摺疊紙張、切割、裝訂,涉及許多身體精細動作及手眼協調,需要高度專注及耐心。當身體投入反覆性活動,可在自然而然中釋放轉化心理壓力,進入忘我(ecstasy)觀照(mindfulness)狀態。
創作過程常遭遇的困境為:急躁、完美主義、自我設限、比較。
手工書裝訂有許多方式,方法可繁可簡,在網路上可以搜尋到許多資料,可從自己喜歡的、能掌握的入手。
療育關鍵字: 身體、觀照、呼吸、秩序、接納。

你能否投入手工書製作?什麼干擾你無法投入?
你是否喜歡遵循步驟,或是偏好用自己的方式?
當成品不完美時,你有何反應?
你如何看待不完美?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創作的喜悅

樟樹,2014,台北。

『關於創造活動,我們首先注意到:他是一種遭遇(encounter)。藝術家遭遇他們有以要描繪的風景,他們用心審視,從不同角度觀察它。可說是沉浸其中了。或者以抽象畫的畫家為例,所遭遇的可能是一個觀念,一種內在的風景,然後再藉著調色盤上的亮麗色彩或畫布上富於潛力的白色,具體表現出來。畫布與別的材料,在此成為這種遭遇的次要部分;他們是這種遭遇之語言,或者可以較恰當地稱之為「媒介」。其實科學家面對實驗與研究工作時,也是處在類似的環境。』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忘我(ecstasy)與自我療育

曼陀羅,2009。單刷版畫、水彩、粉蠟筆、紙。

忘我(ecstacy)是一種由來以久的方法,可以讓我們超越日常的意識,也可以幫助我們獲取由其他途徑所無法得到的洞見。」
「忘我的成分,不論多麼微量,是每一個真實的象徵與神話之重要部分;因為如果我們真實地參予象徵或神話,那麼在那一刻就會被帶離超越我們自己。」~摘自<創造的勇氣>,Rolly May著,傅佩榮譯。

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能引領你進入忘我的活動?
在活動中你能否真實參予投入創造?
你是否感受到這些作品是自我的延伸?能成為自我的象徵物?
你是否體驗到忘我及超越自我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