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孩子成為代罪羔羊?


藝療師在治療中運用回應性創作(上圖),促進正向投射性認同的發展。  
「現在身體的感覺如何?」藝療師問道。
「感覺輕了許多、好像也比較能夠呼吸。」彩虹媽媽臉上的線條,比起剛來時,顯得柔軟放鬆了。微笑時,整個人又綻放了色彩繽紛的光芒。
「那這張紙就成為代罪羔羊(scapegoat)了,涵容(contain)著我們的各種紛亂感受。」藝療師笑著說。
彩虹媽媽接著說「很奇妙,在這樣重覆塗鴉的過程中,發現心情慢慢有些變化。本來的不舒服現在看來也沒有那麼沉重了。」


藝療師說「我們需要時常清理自己的一些混雜灰濁的負面情緒,否則我們很容易在潛意識中將之投射(project)或外化(externalize)在孩子身上,成為代罪羔羊。」
長期下來,大人自身的不滿也不自覺讓家庭籠罩在灰暗滯悶之中。年幼的孩子潛意識所接收到的,通常可能是一種指責、不被父母認可的感受,卻不一定知道原因。」
「而當孩子潛意識地認同(identify)了這些投射自父母的負面評價,就逐漸發展了負面自我形象。負面的自我形象,導致他們的負面行為來符合這形象,形成惡性循環,這是負面的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而其實,孩子可能只是這家庭中潛藏負面動力的代罪羔羊。這樣的狀況,在敏感特質的孩子身上特別容易發生。」
投射性認同是形塑親密關係主要心理機轉作用之一在教育領域中稱作比馬龍效應
案主創作中,呈現出認同作用。
「這些歷程通常不需要言說,多數是在潛意識層面的溝通,也可說屬於內隱性學習。」
「真得是這樣!孩子有時會讓我回想起過去。自己當了媽媽,雖然知道母親當年對我的教育方式有她的侷限,但我有時還會經驗到不被母親認可的那種不安全感。我不希望對我的孩子是這樣。」彩虹媽媽臉上散發著光彩,帶著領悟和決心地說。

親子關係時常是自我成長的契機。
為了孩子而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對自己、孩子和家庭其實都是好事。(節錄刊出)

*作品經案主授權同意使用,請勿任意轉載使用。

參考閱讀:

《長期精神動力取向心理治療 – 基本入門 》,Glen O. Gabbard, M.D.著,陳登義譯, 心靈工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