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父母說:我希望能學習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事情,而不只是指責他們。這是一種想要在關係中同在的盼望。
當我們因孩子的笑顏而歡喜快樂,因他們喚醒了我們內在孩童般的純真;
當我們因孩子的事情而發怒受挫時,也可能是因他們喚醒了我們內在那個恐懼或匱乏的小孩。
這時候披著成人外衣的我們,內心其實似乎變成一個小孩子,我們焦慮、挫敗、自責、憤怒、慌張、失控、擔憂、恐懼,
「可是我是大人啊!我怎會因此傷心?我是為你好啊,你怎會不聽我的話?」我們不接納自己的脆弱,披上防衛的盔甲,將挫敗感的責任推(投射)給孩子,充滿指責,這是假大人。
「我真的傷心失望了,我很擔憂,我...」我們深呼吸放鬆身體,與自己的挫敗同在,看見、接納、照顧內在那個哭鬧的孩子
問問他,「你為何哭鬧?你需要的是什麼呢?我如何幫助你?」這是真大人,有力量與自身內在的孩子同在。
真大人能放下防衛與投射,以成熟與關愛之姿,去認識、接納、和幫助自己心中鬧情緒的孩子,
不盲目期待眼前的孩子去完成我們的未竟之夢,也不讓他們成為我們的代罪羔羊,
於是我們能更能如實看見眼前的孩子,
接納他們的情緒、給予協助,與他們更貼近與真正地連結。
情緒風暴之後,真大人或許會擁抱著孩子,說些心底話,這是去重新修復關係。
「你現在好了喔,你剛剛很不舒服,因為事情做不好,是嗎? 」(這是以反映代替指責,可以降低防衛,表達同在,協助孩子覺察與調整自身狀態。)
「可是你這樣哭鬧,媽媽也不知道怎麼幫你,所以媽媽會很急,很傷心,就也生氣了,我只好先離開了。」(再次反映,告訴他他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你是希望媽媽能幫妳嗎? 你希望媽媽幫你,卻哭哭鬧鬧,結果媽媽耳朵好痛,把我趕跑了啊。」
「你知道我剛剛跑走時去做什麼嗎?」「我去畫了這個圖喔!.......」(這是以身教來示範如何處理情緒風暴。)
「做不好雖然不太高興,但沒關係啊,可以找媽媽幫忙啊。你下次希望媽媽幫忙時,可以怎麼辦呢?」(持續表達同在,一同解決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