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拼貼與自我療育(四)拼貼之後,還能做什麼?

Spring is coming





兩個月後,修改了前一張拼貼。這張作品現在看來,似乎太濃烈了。
修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反反覆覆花了比平常做拼貼還長的時間。加入了一些新元素,移走了一些東西,也更換了位置。

而且一再看了看,作品的意義並沒有清晰地浮出來。有些混沌,也有些感覺和想法若隱若現。


從藝術療育的觀點來看,修改作品可以協助創作者將自己從現狀推進,重新詮釋現狀,並且探索改變的方向。修改需要捨棄、破壞,也需要重建、重置。
不願改動作品,可能意謂著我們認為當下已經完美表達,也可能意味著我們並不想改變,或不知如何改變。有人說人生如畫,當我們驚嘆於一幅作品的豐富的層次時,其實是因為經歷過許多次的破壞和重建。

創作之後隔天進行了自動書寫,

花豹懶懶地在櫻花樹下,看著春天來了。在另一個房間,懸起了鐘,時間逆轉,記憶印痕在花地毯上飛舞。
何處是幻夢,哪裡是現實?
誰是我,誰是你,在何處無界交融?

創作之後,還能做什麼? 有些人認為作品完成後,要由權威者(藝術治療師或者懂得圖像語言的人)進行分析,解析出自我深層潛意識的訊息,因此要維持原樣,不能改動。這樣作法是用作品進行投射測驗,但其實藝術治療的詮釋分析方法相當複雜,並非想像中對照象徵字典那樣單純。

以自我療育為出發點,我們建議大家在創作後進行自動書寫。自動書寫不公開分享(除非團體有特定目標),因此我們可以在最私密的情境下,捕捉潛意識吉光片羽,對於身心健康、自我覺察敏銳的成人而言,自動書寫往往可能會帶來頓悟(insight)的經驗。我們也鼓勵藝術治療培訓的成員自動書寫作,為日後進行自我分析的素材。自我分析需要在一對一的情境下進行。要學習藝術治療的詮釋分析,自我分析是開始的第一步(雖然許多人來學習藝療的初始動機是要去分析他人)。

我們有時也引導創作者在自動書寫後,去修改作品。對需要的人而言,修改的歷程,就是自我療育與轉化的歷程。

從藝術療育的觀點來看,作品完成後,並不是一個句點。

1 則留言: